制砂機外觀上微小的差距雖然看似不起眼,但是卻大有不同
發布時間:2021-03-08 09:48:50 瀏覽次數: 來源:www.hdjy97.com 最后編輯:2021-03-08 09:48:50
1、進料斗的設計差異
有的進料斗結構為一倒立的棱臺體,采用焊接折邊工藝;有的進料斗采用先進的沖壓工藝,一次成型,技術水平更高,更耐用,價格也會相應提高。
2、散料錐或散料盤的差異
相比于散料錐,散料盤可快速實現中心給料和瀑落給料的轉換,減少停機調整時間,提高效率。兩者的高度可以進行調節,進而影響進料方式。以散料錐為例:高——中心進料少,瀑落進料多;低——中心進料多,瀑落進料少,在實際生產中,用戶多為70%中心進料,30%瀑落進料,或是完全中心進料。
3、拋料頭結構差異
市場上的制砂機拋料頭分為一體式結構和上下組合式結構兩種,上下組合式是指大小兩塊拋料頭組合在一起,只需更換磨損的拋料頭部分,有效防止其磨損后損壞立板,能夠有效降低使用成本。
4、周護板結構的差異
由于與物料接觸較多,周護板常會涌現磨損,是制砂機裝備磨損最快的零件之一。上下兩塊組成的周護板局部磨損后可上下調頭使用,提高材料利用率,延長易損件的使用壽命,節約了部件成本。
5、沖擊塊形狀差異
相較于方形沖擊塊,菱形沖擊塊更受用戶歡迎,因為菱形組合式沖擊塊可避免物料沖擊損傷立板,在提高自身耐磨性的同時也可進行對調輪流使用,既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,又有效保護了制砂機內周護板的壽命。
6、破碎腔設計差異
高質量的制砂機擁有最優的發射口及內部流暢的曲線設計,降低物料的流動阻力,大幅度提高物料的通過能力,進而提高制砂生產效率。此外,轉子作為制砂機重要的破碎部件,其設計影響出砂量和砂石粒型,深腔型轉子使得處理物料的能力大大提高。